即時渲染的好處,即是能夠以「所見即所得」的方式任意修改場景中角色、燈光和相機位置等設置,且無需等待算圖時間,對於電影、動畫甚至是建築產業視覺化,都能帶來突破性的應用。


簡介

即時渲染技術 ( Real-Time Rendering ),以往大多被應用在遊戲中的過場動畫。近年來,因為電腦硬體設備效能提升、顯示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遊戲引擎的進步,漸漸開始有創作者使用遊戲引擎製作高品質動畫。即時渲染的好處,是能夠以「所見即所得」的方式任意修改場景中角色、燈光和相機位置等設置,且無需等待算圖時間。對於電影、動畫甚至是建築產業視覺化,都帶來突破性的應用。此潮流帶動下,目前最主流的平台 Unity 和 Unreal 兩大遊戲引擎,也紛紛為自家引擎加入適合動畫製作的剪輯工具。

像是 Unity 團隊在 2016 年製作的動畫短片《Adam》,講述一個大腦記憶被抹除的人類,被植入到一個機械軀殼中的故事。原先預估至少要三十人和六個月時間,透過導入的 Real-Time 和 Sequencer 工具後,靠著在四個不同國家共八名製作成員,在四個月內就將《Adam》製作完成。之後,更由好萊塢名導演 Neill Blomkamp 創立的特效工作室 Oats Studios,接手續集《The Mirror》以及《The Prophet》的製作。

而 Unreal Engine 在動畫製作上的影響力也相當驚人。像是畢業於臺灣科技大學的劉得維,當時就一手包辦了長達十二分鐘的動畫作品《機器人設計學院》。優秀的畫面品質與細緻的設計,在「UNREAL ENGINE 4 台灣第二屆遊戲創意設計大賽」獲頒評審團特別獎。

從上述成功的即時渲染動畫案例中,不免可瞥見未來動畫製作的技術運用趨勢;但相較於傳統 Offline(預先運算)的動畫製作,還是有很多製程中有待克服的問題。因此,國內外許多技術開發公司也開始投入研發資源,期望改善 Real-Time 製作流程。以國內來說,湃思團隊 ( Pi Square ) 所開發的 PiStage,就為 3D 繪圖軟體 Maya 和 Unreal 遊戲引擎搭起一座橋樑,創作者僅需一台高規格的筆電,就能辦到在遊戲引擎上調整動畫的景深、動態模糊等特效,大幅提升效率。


參考資料: